:::

最新消息

公告主旨 研習資訊-認識台北市河川流域外來入侵種及相似原生種的辨別(114年臺北市外來種魚類教育宣導計畫)
發佈日期 2025 年 7 月 10 日
發佈單位 文書組
公告類別 研習資訊
公告等級 轉知
點閱次數 41
公告內容

「114年臺北市外來種魚類教育宣導計畫」
🌟 活動資訊:認識台北市河川流域外來入侵種及相似原生種的辨別
🌟此活動可以登錄環境教育時數!!
🌟日期、時間:114年07月19號 13:00~16:00
🌟活動地點:南門國中-會議室
🌟主辦單位:臺灣原生魚類保育協會
🌟指導單位:臺北市動物保護處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ckKnBpdvVEyp88GSA
臺灣擁有豐富多樣的淡水魚類資源,其中不乏為數眾多的特有種,這些原生魚類長期以來在地理隔離與多樣棲地中演化出獨特的生態特性。然而,隨著人為開發、水域工程、農業轉作等因素的擴張,以及外來魚種的大量引入與擴散,臺灣原生淡水魚類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
在過去的野外調查中發現,臺灣的外來入侵魚種超過 37 種以上,這些魚種藉由溪河水域高度的連通性快速擴散,不但與原生魚類競爭食物與棲地,更造成族群基因的混雜與生態系失衡。在台北市河川流域中以慈鯛科、外來鱧科等對生態破壞尤為顯著。因其繁殖力強、適應性高,迅速佔據本土水域,與原生魚類產生資源競爭甚至捕食行為,導致許多本土魚類族群急遽萎縮,甚至瀕臨滅絕。
為使民眾了解外來種魚類的入侵對於臺灣原生魚類的嚴重威脅,以及面對外來物種,大眾應具備的認知與態度,期望能透過公民參與的方式,一起防範外來種生物對於生態環境的衝擊。
🌟跟著老師的解說,深入了解:
(一)能夠判別原生魚類與外來魚類的外觀差異
(二)能針對外來魚種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提出問題,並善用網路資源與圖鑑查找資料
(三)能理解外來魚類常藉由人為放生、棄養或觀賞魚逸出等方式擴散,並思考人類行為對生態系的長期影響
(四)能了解外來種魚類的控制與防治策略,如移除行動、棲地營造與環境教育等,培養民眾主動觀察、紀錄與分析水域生態變化
❌❌❌❌❌❌❌❌❌❌❌❌❌❌❌❌
【活動資訊】
● 活動日期:114年07月19號 (星期六)
● 活動時間:13:00~16:00
● 活動地點:南門國中-會議室
🌟地圖:https://maps.app.goo.gl/ebWTJAoiVwrhC6jt6?g_st=ipc
🌟也可搭捷運至小南門站,2號出口
● 活動講師:鍾宸瑞 老師
❌❌❌❌❌❌❌❌❌❌❌❌❌❌❌❌
#臺灣原生魚類保育協會
#114年臺北市外來種魚類教育宣導計畫

相關附件